她是中国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推动者、实践者。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地面硬化和环境气候的变化,我国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出现长势衰弱和质量数量双下滑的严峻形势,成了社会生态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所限、社会保护意识薄弱、保护资金不到位等,使得大的园林公司嫌不赚钱不愿意做,小的公司不会做,古树名木长势堪优。她主动将自己的创业生涯紧紧围绕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中,是新时期女性通过创业服务社会的典范。
她注重行业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发展,注重企业党建和联络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为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捐赠科研经费;捐赠工学院用于学院及党支部提高凝聚力举办的校庆晚会;通过山东邹城市文物局资助项目地的贫困学生助学金;支持优秀传统文化,资助孟子故里景区传播传统文化的导游制装费;支持民间艺术的发扬,捐赠孟子故里羽毛贴画之玉兰,支持国科农研院及种业创新展馆的建设;参加北京科协组织的科技扶贫活动,用自己掌握的古核桃树保护知识为北京密云农民兄弟做技术服务,并作为科技代表发言,树立了科技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她关注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国家古树名木和环境保护工作,协助国务院参事调研形成全国政协提案《加强名木古树保护》;她利用自己与企业界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平台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党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古树保护的意义与价值,如成为师董会专家,肩负起为百万会员答疑解惑的重任;她想为政府所想,急为政府所急,积极为古树名木保护资金落实奔走,携手北京绿化基金会为政府的古树保护资金不足部分奔走,调动社会各界保护古树的力量,充当拾遗补缺的角色,通过腾讯公益助力政府的生态保护战略;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北京东城区花市枣园的枣树文化节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正能量,体现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十多年的行业耕耘,救助数万株古树。在专业技术上成绩显著,救助过“华北第一松”“天下第一槐”“孔子手植银杏树”,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口碑;她发起并参与编写国标《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程》,并同她的团队一起参与编写河北省地标《古树名木养护管理与复壮技术规程》。
曹恒星认为,古树与人类社会是共同见证历史风云的“朋友”,我们应该正视且重视古树保护问题。现在国家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还提出“让古树活起来”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保护意识需要提高,更需要新式手段进行科普宣传,互联网、融媒体的发展都为其提供了可能。曹恒星发起国内首个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讲堂,分为古树名木与沧桑历史、风云人物、风景名胜、人类精神、故乡乡愁,到古树名木与长寿人生、厚重文化、保护案例、科技支撑、产业文化等几块。
她将以讲好中国古树名木的故事为己任,推动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古树在现代人的心中“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