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 “紫藤寄松”等6株古树复壮现生机,北京名木成森“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古树保护项目”获多方赞誉
10月15日(周五)上午,“北京绿化基金会红螺寺古树保护项目现场验收会”在北京怀柔红螺寺景区举行。北京绿化基金会邀请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怀柔区园林局、捐赠方、业主方红螺寺景区、古树专家、项目监理方以及项目施工单位北京名木成森古树名木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共同参加了“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古树保护项目”验收。



在安全风险得到排除的前提下,“紫藤寄松”、“雌雄银杏”、“听法松”等6棵古树,树势得到明显恢复,长势喜人,为红螺寺景区大添异彩。
为了给松树和紫藤各自腾出生长空间,施工人员对紫藤进行了精细的修剪,既要减轻其重量,又不影响开花。同时为三棵古树施肥,给它们增加营养;在硬质地面上打开孔通气;铁质的支撑杆顶部加装了柔性材料,有弹性、能拆卸。

名木成森的技术团队对两株藤萝进行了专业化的修剪,使藤萝与松树各自拥有生长空间,互不干扰、各得其所。同时,对树洞伤口也进行了保护性处理,防止腐烂。此外,针对雌银杏树结果多,长势衰弱等问题,进行了人工摘果、增强营养等保护性措施。
“紫藤寄松”枯枝、乱枝、叠生枝较多,技术人员对这棵古树的树容树貌的空间范围进行了合理划分,为紫藤与油松和谐共生创造了良好条件;雄株银杏树体修旧如旧,古朴自然;通气透水网管在铺装上安装了石环,美观大方,在保护古树的同时景观效果得到了提升。

此次受救助的古树年龄最大的已有1100多岁,“衰微的长势得以遏制,油松甚至抽出几厘米嫩绿的新芽。”施工方代表蒋秀魁在现场给专家、领导介绍说。
巨伞蔚为壮观,但古树的沉疴也由此而起。“紫藤的生长量很大,营养好的时候一年就能长8米。如不及时修剪,很快就会把油松盖住,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甚至压垮油松。”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古树专家李庆卫解释道。



验收小组现场听取并查验了施工方对六株古树保护复壮工作的汇报,北京达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乔世达代表验收小组宣布,该项目外观质量合格,符合方案设计,古树修复实际操作程序、达到的最终效果得到参建各方的肯定,实体质量合格,参建各方一致通过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