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树故事

《曹恒星的古树回忆》之延寿寺

发布日期:2024-07-24 来源:

时间:2023年3月8日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

目的:探望2009年北京名木成森做过的保护项目


延寿寺

延寿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黑山寨村北两公里的山坳里。该寺院历史悠久,据载建于元末明初,先于十三陵。民间有“先有延寿寺,后有十三陵”的传说。寺院坐落在山崖之下的漫坡上,层层递进,一殿比一殿高。从侧门进入寺中,菩萨殿中烟火缭绕,书法家贾松阳书写的“诚则灵”牌匾高挂在房檐之下,“心诚一炷香,长寿一杯水”的对联分挂在立柱的东西两侧。


延寿寺现在的“山门”,2009年这里是山地、

现在的进山道路可以开车进寺庙,2009年的小路很简陋。



银杏树


据说这是香客捐赠的银杏树,2009年我们保护古树的施工车辆就停在这附近。

这是拓宽后的路。这个路的左右两边有很多大核桃树。当年走在核桃树下,可以亲眼看到有山泉突然冒出。有流浪的小狗“恰好”经过这里喝泉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盘龙松


这就是今天的“华北第一松”盘龙松。后面的大殿是2009年以后建的。寺庙扩建中,常坚大和尚以“盘龙松”为中心的建寺理念,最大限度的让古树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是生长于“盘龙松”左边山坡上的“凤松”。当时去这里的路很陡峭,要行人手拉手才能安全走到这里观赏。现在路好了太多,也安全太多了。



小编带大家了解关于延寿寺的故事

传说当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定都北京后,下令派人为自己和后代子孙选择“万年吉壤”。刘伯温走遍京郊山水,一日来到黑山寨北侧的山里,发现这里背靠军都山,面临小平原,周围青山苍翠,雾霭缭绕,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上奏皇帝。朱棣亲自踏勘后,觉得地方虽好,但过于窄小,不能容纳明朝历代子孙。随后刘伯温向朱棣推荐了西南方向的黄土山麓为再选陵寝,朱棣踏勘后龙颜大悦,下令圈地,并将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延寿寺所在的地界虽未被选为“万年吉壤”,但刘伯温非常喜欢这处风水宝地,不忍舍弃,因而在此修建了寺院,取名延寿寺,意寓大明江山益寿延年,民间也有“先有延寿寺,后有十三陵”的传说。


古树,是岁月的见证者,保护它们,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让我们携手共守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